2021半年度总结

发布于 2021-08-23  1344 次阅读


 现在是2021/8/21 0:09,正好没什么事情,也就把这半年的自己回忆一下,去年的总结被我私密了嘿嘿,其实这一年对我来说有一点玄幻,又有一点想不起来究竟发生了什么,究其原因应该是发生了许多的事情,按照惯例,还是用流水账的形式来一一道来。
 其实真想流水账的叙述还真不是我擅长的,看来还是需要写一些改变我未来的事情。
 最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应该是我对保研/出国的心态的改变,在大一乃至大二结束,我都认为保研是我应该去做的,当然,我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前五或前三,对于保研来说也是很容易的,但是有这么几个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是我们专业第一保清华被刷,虽说电子科技大学不是那么优秀的985,但在计算机领域,我校还是有一些本事,但是很令人意外的是,我专业第一被清华刷掉,随后只能读本校研,还有是专业第10,只获得了西交专硕,还有我校英才大佬,在哈工深被刷,当然他们都是优秀的学长和学姐,我分析了一下原因,首先计算机作为热门专业,各学校专业跨专业报考非常常见,说来可笑,数学专业其实比我们更受计算机专业欢迎,第二是疫情的问题,使得本出国留学的大佬们选择保研,这加剧了专业的竞争,与此对比的是资环等学院,清北保研比比皆是,但对于计算机学院,清华大学难如登天,好像没有顶会和ACM比赛经历就会立即被刷,大一的我还把清华当作自己的目标,但是这么看起来,好像有些不可能,清北如此,华东五校更甚,这时候我开始后悔高考应该多考10分,咱也能蹭上南大的门槛,也不至于如此纠结,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是我对未来规划的改变,我从程序员/码农->从事科研/教职,我并不想成为一个打工人,深刻分析了各高校对教职的要求来看,国外top大学留学经历仿佛成为了必要的一环,而就计算机专业来看,我国与英美仍有巨大差距,对于想做research的我来说,我更看重科研环境,综合分析了自己的成绩后,发现自己还可以试试出国留学这条路,当然最大的问题是科研和英语,英语的话准备一年,科研是接下来我准备说的一环,当然凡事都有退路,我决定在明年7月也就是夏令营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来决定究竟是保研还是留学,当然电子科大作为我的母校,而我所在的教研室我认为有极高的水平和温馨的氛围,留在母校继续攻读硕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不济就是考研,再不行的话大学毕业找工作也不是不可以。
 第二的话就是我的科研,科研方向的变换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当然之前打下的基础仍然有作用,过了一年在思维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也在这个假期看了40篇左右的论文,当然只是一个入门,只不过比起之前的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读不进去英语到基本可以看懂,从代码能力的提升还有Linux相关操作,可能都是一些进步,而且我本身不是一个功利的人,对于论文,能发更好,不能发也是对自己的一个积累,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本科积累了科研经验,在master/phd就可以更好的进入状态,我相信现在所作的都是值得的。
 第三的话就是学会对生活有更多的支配,因为自己开学即将成为大三学长,虽然本校的学弟学妹一个也不认识,但是不妨碍我变老了,当初教导我的学长也都离开了成都,接下来可能更多靠的是自己了,而且对于已经20的我,也不仅仅以成绩作为我的唯一衡量标准,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或穿搭,以及在成都找到可以出去玩的伙伴都很重要,虽说天府之国的美食我不太喜欢,但是总不能没在成都耍过呢对吧,毕竟作为fashion之都,成都还是有很多适合玩耍的地方,我决定这个学期更多出去看看,对于我这种万年无社交的人,很开心可以认识一起去玩耍的伙伴还碰巧是西南交大的,这样可以去感受一下这个我至少居住四年的城市与文化。
 再接下来说说自己的遗憾吧,虽说自己好像对什么都有规划,但其实也有很多的遗憾,首先是对自己实力的过分高估,在不想提起的一个但是很棒的科研idea里沉戟,原因的话应该是自己的实力不够但是却想一口气吃一个胖子,说起来这个idea我可能还会继续保留,等到适合的时候再把它拿出来思考,第二的话,也是盲目自信,对于我没了解的科目自己去揣摩老师意图,然后很成功的考砸了,这也是对我的一个教训吧,前两点好像都是学习有关,可能太枯燥了,其实还有我不想提起的东西,比如朋友,为了让我能够想起,我决定用我自己所知的东西来标记,(gtfo,消逝的光芒,周游,key),随着年龄的增大,会更多的思考以后的事情,而我本身是一个心思比较缜密的男生,有时候就会陷入对事情的纠结之中,而这会导致一些遗憾的结果。
 大晚上的确不适合emo,那这篇文章就由对未来的期待结束吧,接下来的半年呢,希望老师们和善点,可以跟朋友把成都玩遍,可以很顺利的实现科研任务,可以让我爱的和爱我的人都开开心心。

“少年与爱永不老去,即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